艾德生提示:线缆的简单分类和选购指南
线缆平时看起来不起眼,但是不买则已,一买头大。品牌多、接口多、看起来差不多的接口还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和版本,一不小心就会误购,不但宝贵时间,还可能打乱用户原本的计划安排。其实了解、掌握一些简单的线缆分类知识和选购技巧,就可以有效避免以上状况的发生。
简单分类
简单的说,线缆可以分为两种:1.连接线、2.转接线或延长线。
理解和区别起来也很简单,连接线的两段是连接两个设备,比如笔记本和MP3、电视机和播放器,通过线缆的连接,完成数据、信号传输的功能;转接线和延长线则是一端连接设备(电脑、显示器)另一端连接别的线缆,起到延长导线或者转换接口的作用。
这里还有一个公头、母头的问题。公头是插口,可以理解为家电的插头,是凸出来,用于接入的一方;母头是接口,可以理解为墙上的插座,是凹进去,被接的一方。
对应上面的连接线、转接/延长线的分类可以很容易的推断出:连接线一般是两个公头,各插入一种设备(比如显卡和显示器);转接/ 延长线则是一个公头一个母头,公头接入设备,母头被接入另一根线缆。
选购指南
选购线缆时可以依次考虑一下几个选购要素,基本可以选购的合适自己的线缆了。
1.线缆类型:需要选购的是什么线缆?连接线,还是转接/延长线,连接什么设备。对于网线,还要考虑线缆的传输标准,超5类网线,还是六类网线。
2.接口类型:所连接的设备、或者所转接/延长的线缆需要什么样的接口?这解决的是物理兼容性的问题,也是普通选购者最头痛的问题,但基本可以在产品说明书上找到答案。
3.HDMI/Display Port版本:对于目前大热的HDMI和Display Port接口,还可要考虑一下他们的版本问题,更高版本的线缆具备更高的传输带宽和更丰富的功能扩展性,同时可以向下兼容,但同样要考虑连接设备的输出/ 输入支持程度,例如:显卡和显示器都只支持HDMI 1.3a版的标准,用HDMI 1.4a版的连接线就不能发挥线缆的全部带宽,只能获得HDMI 1.3a版的效果。
4.线缆长度: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要素,购买导线时需要一个合适的线缆长度,要考虑到未来可能的需求,比如将电脑从桌面移至桌下后,原本的线长会不会导致无法连接,需要再购买一根线缆,导致浪费;同时也要避免导线过长,为其付出额外的金钱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,也是一种浪费,另外过长的线缆也会造成臃肿和堆挤,影响美观和电气安全性。
5.镀金接口、蛇网线、屏蔽环及其他:镀金接口、蛇网线、屏蔽环这些措施都可以视为额外的加分项,它们令线缆更加耐用、信号传输效果更好,具备诸如此类细节的产品在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更值得购买。